发布时间:2025-03-10 19:15:54 点击量:
PG电子- PG电子平台- PG电子官方网站
加快健全覆盖城乡的三级养老服务网络。就像上学有学校、看病有医院一样,发展养老服务也要有相应的机构设施网络。《意见》聚焦养老服务设施布局不健全、服务碎片化,供需对接不够精准等问题,遵循养老服务重在基层的规律,提出加快健全覆盖城乡的三级养老服务网络。在县(区)范围内,县级养老服务管理平台为信息和资源调度中心,乡镇(街道)区域养老服务中心为服务枢纽,村(社区)级服务设施站点贴近老年人家庭,三级养老服务网络上下贯通、衔接互动、分工科学,养老设施连点成网,为老年人就近就便提供有质量的养老服务。
贯通协调居家社区机构三类养老服务形态。《意见》针对养老服务供给总量不足、结构不合理、供需不匹配等问题,以老年人需求为导向,以失能照护为重点,以三类养老服务各展其能、贯通协调为改革方向,加快构建养老服务供给新格局。顺应绝大多数老年人居家养老的习惯和意愿,大力发展上门服务,夯实居家养老基础。强化社区依托作用,培育社区养老服务机构,强化对居家养老的支持。因地制宜推进养老机构分类改革,明确兜底保障型、普惠支持型、完全市场型三类养老机构的职能作用、运行机制,促进医养结合,推动养老机构专业化服务向居家和社区延伸,为老年人提供全方位需求、全生命周期、全生活场景的服务支持。
构建养老服务事业产业发展三方协同机制。《意见》深刻阐释了养老服务改革发展中政府、市场、社会的职责定位,提出了推动各方协同发力、兼顾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的养老服务发展机制。要发挥政府主导作用推进养老服务事业发展,不断扩大老有所养、老有所依所必需的普惠性、基础性、兜底性服务,解决好市场、社会、家庭无法解决的养老服务困难。要发挥市场配置资源作用推进养老服务产业发展,全面放开养老服务市场,持续完善养老服务扶持发展政策,鼓励更多市场主体参与,助力拉动内需、扩大就业、服务改善民生和经济发展。要发挥社会参与作用强化社会互助共济功能,弘扬尊老敬老、守望相助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,构建基层党组织领导,基层群众性自治组织统筹协调,社会各方力量参与的社会支持养老服务格局。
健全落实机制。推动将《意见》的贯彻落实纳入地方各级党委政府重要议事日程,发挥老龄委等议事协调机制作用,明确部门分工和任务计划,加强综合协调、督促指导、组织推进,形成齐抓共管工作机制。推动《意见》管全局、管根本、管方向的重要部署要求,纳入有关法律法规建设之中,推动养老服务改革发展的重大战略任务、重大改革举措、重大工程项目纳入规划部署,一件一件抓落实,一年接着一年干,确保适合我国国情的养老服务体系如期成熟定型。
突出强弱项、补短板。要抓住薄弱环节,补齐养老服务发展短板。服务内容上,要强化以失能老年人照护为重点的基本养老服务,推动基本养老服务制度建设更加聚焦、更加有效,着力化解社会普遍存在的“养老焦虑”。服务形态上,要巩固居家养老基础作用,加大政策和资源倾斜,着力完善老年人床边、身边可感可及的养老服务政策措施。城乡协同上,要补齐农村养老服务短板,着力因地制宜扩大农村养老服务供给,打造县域统筹、城乡协调、符合乡情的农村养老服务体系。服务分层上,要建立促进普惠养老服务高质量发展机制,着力发展价格可负担、质量有保障、运营可持续的普惠养老服务。
强化要素保障。我国养老服务发展尚处于起步阶段,需要出台更多更具含金量和可操作性的支持政策,引导和保障养老服务健康快速有序发展。要完善财政支持相关政策,推动建立与人口老龄化相适应、与适合我国国情养老服务体系相匹配的资金保障机制。要科学规划布局养老服务设施,让养老服务设施围绕老年人需求建设。要加强养老服务人才队伍建设,打造一支规模适度、结构合理、德技兼备的养老服务人才队伍,为养老服务高质量发展提供有力支撑。要大力发展养老金融,基本实现中国特色金融和养老事业高质量发展的良性循环。要加快养老科技和信息化发展应用,让养老因科技和信息化而更安全、更舒适、更丰富。